江宇
2016年09月05日16: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期,中共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鴻忠通過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發表致人民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說:“我們將帶著為民意識上網,成為群眾信賴的網紅。……我們將帶著情感意識上網,用真誠贏得網民的點贊。”
不知何時起,各類“網紅”鋪天蓋地而來,大有一種“亂花漸欲迷人眼”之勢。毋庸置疑,在當今這樣一個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信息的接收、生成、傳播等活動越來越依靠互聯網進行,這為普通公眾成為“網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或靠高顏值“吸睛”,或借熱門話題炒作“圈粉”,或憑真材實料的內容積攢人氣……可由於其個性化、多樣化、商業化等特點,傳播內容良莠不齊,公眾對此褒貶不一。
於是乎,在眾聲喧嘩之中,鼓勵領導干部學做“網紅”,似乎不太合適。其實不然,在新型傳播語境下,網絡等新媒體已經成為政府和官員聯系群眾最直接而便利的載體,積極適應新媒體、善用新媒體,是提高領導干部能力素質的必然要求。如今,互聯網已然成為群眾的“第二聚居地”,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因此,作為領導干部,不僅要經常上網看看,還要學做“網紅”,通過網絡走實群眾路線,真正傳播好聲音、弘揚正能量。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無論是問政中媒體的質疑,還是論壇裡群眾的訴求,或是網絡上百姓的意見,無一不是群眾的心聲、鮮活的民意。可揆諸現實,面對網絡,部分領導干部卻患上了“恐懼症”,視其為洪水猛獸,談“網”色變﹔有的則患上了“敷衍症”,打官腔、套官話,隻表態不作為、隻作秀不做事﹔更有甚者已“病入膏肓”,把網絡當作“自家輿論場”,隨意好惡、胡言亂語……領導干部運用媒體,無論是言語上的偏頗,還是行為上的不足,稍有差池極有可能把自己推至輿論風口浪尖,成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