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竺士杰一直致力于把不可能的挑战任务变成可能——

【身边的大国工匠】创新有心人

本报记者 邹倜然 本报通讯员 杜涓

2020年12月10日14:01    来源:《工人日报》

原标题:【身边的大国工匠】创新有心人

“一名劳模,就是一面旗帜。”浙江宁波舟山港桥吊司机、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竺士杰如此理解全国劳模的荣誉。

竺士杰,1980年生,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公司桥吊班大班长,高级技师。从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桥吊司机,成为一名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大国工匠,他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1998年,竺士杰从宁波港职业技工学校港口机械专业毕业,进入宁波港龙门吊班,成为一名龙门吊司机。

龙门吊的个头仅次于桥吊,驾驶室距离地面20多米高。第一次爬上去的情景,他记忆犹新,“所有的直梯和横梯都是开放式的,一低头就能看到地面。当我第一次爬到20多米高往下看时,双腿都发软,只能扶着扶手一步步往前挪……”

操作龙门吊作业,好比是司机在高空中“穿针引线”,因为集装箱上的锁孔只有手机大小。“可能是年轻,胆子又大,还好强不服输,没用多久就适应了高空作业。苦练了3个月后,就能够自如地操控机器。”竺士杰说。

2000年,操作了一年多龙门吊的竺士杰,已是这一行的“高手”,并且开始带徒弟了。

当时,宁波港提倡一岗多能,鼓励年轻人多学一门技能,龙门吊司机可以选择参加桥吊培训。竺士杰第一个报了名。他的师傅和同事都劝他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