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建設一批現代農事綜合服務中心(政策速遞)

為小農戶等生產經營主體提供集成化、一站式服務

本報記者 郁靜嫻

2025年11月07日08: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完善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近日,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現代農事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

  農業社會化服務指的是各類經營性服務主體為農、林、牧、漁各產業發展所提供的產前、產中、產后專業化服務,是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重要方式。

  在湖南省長沙縣青山鋪鎮,明暢專業農機合作社是有名的“田保姆”。“今年收晚稻時,有將近1萬畝機收訂單。稻谷收上來以后,有些農戶想要現場烘干、加工,我們也能提供一條龍服務。”合作社理事長王穩根說,合作社各類農機齊全,還聘請了多名專業種植技術人員,全力幫大伙種好地。

  截至2024年底,全國有111.1萬個經營性主體開展社會化服務,服務小農戶近9300萬戶,年服務面積22.9億畝次,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要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近年來,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快速發展,但仍存在服務資源分散、產前產后服務供給有缺口、綜合服務能力不強等問題。”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負責人介紹,為此制定出台意見,指導地方循序漸進建設一批現代農事綜合服務中心,為小農戶等生產經營主體提供集成化、一站式服務,提高服務的便利性、可得性。

  “立足當地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的規模和集中度,聚焦市場需求迫切、資金投入較大且單個服務主體做不了、做不好的環節開展建設。”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負責人表示,重點是“建兩端、聯中間”。

  “建兩端”,即建設產前的集中育秧(苗)、農資集採、農機具廠庫棚,產后的烘干倉儲、冷藏保鮮等關鍵環節基礎設施,有條件的還可建設農民培訓、市場信息服務等設施。

  “聯中間”,即在產中環節統籌當地服務主體的資源要素,依托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托管員等開展居間服務,促進服務供需雙方精准對接。

  為避免一哄而上搞重復建設,指導意見強調,堅持規劃引領。“宜大則大、宜小則小,改擴建和新建相結合,不簡單按照行政區劃層層建。”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負責人介紹,可以分別建設糧油、經濟作物、畜牧獸醫、水產、種業等多種產業類型的現代農事綜合服務中心,也可以在某類中心基礎上拓展服務功能,滿足多種產業服務需求。

  誰來建設和運營?堅持市場導向,讓專業人做專業事,指導意見明確,鼓勵建設並運營現代農事綜合服務中心。針對多元主體共同建設的,鼓勵探索建設與運營相分離的管理機制,通過股權投資、租賃等方式,將建成后的現代農事綜合服務中心交由經營性服務主體運營。

  在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關廟鎮卓水河村,一座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整合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資生產銷售企業、農業科技公司等58家單位,由鎮村兩級聯合投資建設。“針對傳統農業服務效率較低的情況,中心創新將公益性農技服務和經營性農事服務有機結合,把服務范圍從9個村拓展到了周邊3個鄉鎮、1.4萬戶農戶。”中心負責人趙宇航說,平台服務范圍內的農田畝均效益提高230元以上。

  加強現代農事綜合服務中心建設,需要多元政策支持。“各部門在地方政府債券、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設施農業用地、信貸等方面已出台相應支持政策,重點是用足用好現有政策渠道。”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負責人介紹,指導意見鼓勵各地統籌謀劃現代農事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對於其中符合條件的建設內容,積極通過現有政策渠道予以支持。

  在財政方面,允許安排地方政府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現代農事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探索將集中育秧、烘干等環節納入中央財政農業社會化服務補助資金支持范圍。

  在金融方面,支持各地將符合條件的建設項目按規定納入農業農村基礎設施融資項目庫,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優化金融產品和信貸模式支持建設。

  在用地方面,落實設施農業用地政策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網點用地政策,允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通過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方式參與建設。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07日 02 版)

(責編:彭靜、彭曉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