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感悟歷史 傳承血脈

2025年04月26日08:55    

“黃河之濱,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抗日軍政大學校歌》響起,舞台中央,一群穿著補丁衣服、緊握鋼槍的士兵正在行軍。一場演出在他們的腳步聲中拉開序幕。

近日,第82集團軍某旅精心編排的演出《勢如破竹》在該旅禮堂上演。

舞台上,燈光色調變得昏黃。短劇《英雄》以該旅1營前身部隊、晉察冀軍區2分區19團的戰斗歷程為基礎,藝術再現了19團在五台縣阻擊日偽軍的戰斗經歷。

劇中,19團首任團長李和輝大聲喊道:“消滅敵人!”就在他起身准備沖鋒的一瞬,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腹部。“團長!”副政委曾美聞訊趕來。李和輝對他說了句“接替我指揮”后,便昏厥過去。19團官兵隨即在曾美的指揮下,插上刺刀,如猛虎下山般向日偽軍沖殺過去……現場官兵仿佛置身於戰斗情景,被先輩的英雄氣概深深感染。

“雖然我們沒能親眼見証將日寇趕出中國的那一天,但如今祖國的繁榮足以証明我們的犧牲是有價值的。”場景轉換,帷幕再度拉開。在舞台劇《穿越時空的心靈對話》中,6盞聚光燈分別照射在台上的3名英雄前輩和3名年輕官兵身上。19團前3任團長李和輝、熊德臣、劉桂雲分別以“輕傷不下火線”的戰斗作風、“寧死不辱沒榮譽”的崇高追求、“倒也要倒在陣地上”的堅定決心,講述19團在抗日戰爭中的戰斗故事。3名年輕官兵則以講述新時代營隊建設成績的方式向英雄前輩致敬。雙方在對話交流中完成了一次精神傳承。

“英勇善戰的十九團,和鬼子血戰在四楞山,戰斗打了多半天,消滅鬼子一百三,奪回咱羊群一千三……”民謠響起,戰旗在舞台中央飄揚。1943年春天,19團接到群眾報信,100多名日偽軍在山西盂縣四楞山燒殺劫掠。19團官兵怒不可遏,當即趕往營救,最終將這股敵人殲滅。

情景歌舞《太行山上的曙光》以動作表演、人物獨白、歌曲聯唱等多種演出方式,講述了這段歷史,展現出在艱苦歲月裡的軍民魚水情。台上紅彤彤的燈光似朝陽初生,象征著勝利的曙光﹔百姓們趕著成群結隊的牛羊,一路走一路哼著自編的民謠小調﹔19團官兵身姿挺拔、踏歌行進的場景為本幕畫上句號。

置身當下,新時代官兵高擎戰旗,賡續英雄榮光。詩歌朗誦《血染戰旗迎風飄》將該旅執行各類任務的經歷化作詩句,彰顯出“能打仗、打勝仗”的信心與底氣。

女兵自主編排歌舞《黃沙面孔》接續上演,講述軍營中鏗鏘玫瑰“不愛紅妝愛武裝”的風採,呈現女兵們在野外駐訓中戰風沙、斗酷暑、苦練本領的訓練場景。

歌伴舞《強軍時刻》以充滿陽剛之氣的舞蹈動作,讓現場官兵激情澎湃。

隨著參演官兵有序走下舞台,燈光熄滅,大屏幕亮起,展示該旅訪談老兵、探尋戰斗遺址、參觀革命歷史場館的影像資料在訪談節目《重走英雄路》中一一呈現。“與犧牲的先輩相比,自己做得還不夠”“只要心臟還在跳動,就要繼續作貢獻”……訪談中,老兵和烈士后代的真情流露,傳達了先輩的囑托和他們無悔的奉獻精神。

最后,全場官兵起立高唱《猛士戰歌》。在激昂的旋律和響亮的歌聲中,整場演出落下帷幕。(趙靜怡、劉小雲)

來源:解放軍報

(責編:彭曉玲、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