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奮斗者·正青春”專題報道
分享

90后技工“先鋒”裴先峰:朵朵焊花鋪就工匠之路

2022年07月15日08:25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比於大多數同齡人,今年32歲的裴先峰的職業成長是“加速”進行的:21歲成為我國第一個走出國門參加世界技能大賽並獲獎的青年焊工,23歲得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親切接見,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等多項榮譽……

“我是被選中的幸運兒,我的成長印証了那句話:隻有將個人發展融入到祖國的發展之中,才能實現人生價值。”4月17日,裴先峰來到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中國集訓基地,參與錄制新時代新青年“有為·無畏”主題展線上宣傳短片。這位90后技工“先鋒”此次是故地重游,11年前,他在這裡集訓備戰那場改變了他命運的大賽——中國首次派出代表團參加的第41屆世界技能大賽。

“集訓的場景歷歷在目,只是我現在已不是參賽選手,而是一名普通的焊接技術培訓師,身材也不如以前苗條咯。”裴先峰個子不高,有些腼腆,一雙明亮的眼睛透出銳氣與成熟,他常常不自覺地摸手背、手臂上被焊花燙傷后的疤痕,他說這是他從菜農的孩子走向工匠之路的“禮花”。

裴先峰出生於河南洛陽南郊李樓鄉下庄村,父母以種菜為生。讀書時,他就對數學充滿興趣,家中牆上一直貼著一張“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獎狀”,但英語成績卻總是不盡如人意。初中畢業后,本想和同村朋友外出打工貼補家用的他,被母親勸住,選擇到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第一建設公司職工教育培訓中心(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建設公司技工學校)學習焊接技術。

“技校學費比高中貴多了,我一定得好好學,對得起家裡給我交的學費。”和大多數農村孩子一樣,能吃苦是裴先峰的強項,不論是理論學習還是實操訓練,他都比別的學生更努力。從一次暑期實習經歷就能看出,由於工廠條件辛苦,實習的10名學生中有8名都沒能堅持到1個月,裴先峰就是那兩個堅持到最后的學生之一。實習結束后,他還將600多元的工資一分不少地交給母親。

焊接對手的穩定力要求非常高,也非常考驗忍耐力和軀體承受力。實操時,工作服裡的汗水從頭流到腳,但手也不能有任何抖動。溫度高達幾百、上千攝氏度的焊花一旦飛濺到工作服上,可瞬間將其穿透,在皮膚上燙出水泡。這些對裴先峰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

從學校畢業后,裴先峰成為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第一建設公司(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建設公司)一名普通電焊工。剛到項目工地時,他的工作不是焊接,而是輔助焊工師傅做些雜活兒。幸運的是,入職不久,他便隨公司303工程隊直奔甘肅慶陽石化煉油工程搬遷改造現場,參與工期最緊、技術最難的活——四合一加熱爐壁板的組對。

“爐壁是兩毫米碳鋼板,全部得用手工焊條電弧焊焊接,太薄了,焊道非常容易燒穿,也容易產生焊瘤。”冬季的慶陽異常寒冷,為了提升焊接技術,當同事在休息室取暖時,裴先峰早早地背著焊機的把線開始爬上爬下作業。同樣,在后續調至公司金牌隊313管焊隊工作時,為了使焊道(金屬在管道銜接處融化后形成的紋路——記者注)更完美,裴先峰白天干活兒晚上翻閱專業書籍研究,終於熟練地掌握了每一層施焊熔池滅弧的方向、停頓時間、電流大小與成形的關系。

刻苦的裴先峰在同齡人中發出了微弱的光芒。2008年,他作為學生代表前往廊坊管道學院參加中國石油集團舉辦的技能競賽,並獲得第二名,這是他第一次坐火車,也是他從小到大第一次走出洛陽。此后,他多次參加全國類的焊工技能競賽,去了更多他從未去過的城市。

2011年,在大賽中快速成長的裴先峰,登上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比賽舞台——第41屆世界技能大賽,並獲得銀牌,成為70多年來在該領域獲得獎牌的中國第一人。

“如果沒有這次比賽,說不定我也和大多數工人一樣早早轉行,更不可能和總書記面對面談夢想。”2013年“五四”青年節,裴先峰作為優秀青年代表,來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