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6日15:05 來源:陝西日報
3月12日,渭南高新區木王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在數控車間加工產品。該企業復工率100%。自2月10日復工以來,該企業測試探針產品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加30%。 記者 肖曉良攝
3月19日,陝建機股份公司裝配車間工人正在組裝主導產品STC6513型塔機上下回轉支座。自3月3日起,該公司主導產品和瀝青混凝土攤鋪機開始向用戶發運,現已銷售發運塔式起重機31台、攤鋪機3台。 記者 袁景智攝
3月19日,西安煤礦機械有限公司車間工人在討論解決數控加工設備齒輪軸故障問題。該公司自2月17日復工復產以來,開足馬力搶時間趕進度,確保國際項目訂單和國內訂單按期交付。 記者 袁景智攝
3月19日,陝西省統計局發布的前兩月全省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全省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呈現下降趨勢,但好於前期預計,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陝西省委、省政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精准穩妥組織企業復工復產,有力有序推動經濟疫后復蘇,全省經濟經受住了疫情沖擊。
1 科學理性看待疫情帶來的影響——
有韌性 短期沖擊不足懼
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的表現來看,前兩月,疫情對陝西經濟的沖擊已有所顯現: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30.9%、限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同比下降31.2%、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1.3%。
陝西省統計局總統計師胡清升表示,從1月至2月全省主要經濟指標看,新冠肺炎疫情對陝西經濟短期增長帶來了明顯沖擊,同時也暴露出全省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汽車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等行業發展存在壓力,非能源工業拖累整體工業增長﹔投資項目同比減少,建設進度放緩﹔商品零售、餐飲、交通運輸及文化娛樂業受疫情影響程度較大、時間較長。
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在疫情沖擊下,我省以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為代表的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投資逆勢較快增長﹔工業增加值、工業投資下降幅度均低於全國平均降幅﹔限上企業網上零售額保持了兩位數增長,有效對沖了部分消費下行壓力。據統計,前兩月我省能源工業穩中有進,增加值同比增長4.8%﹔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4倍﹔民生保障類項目加快建設,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同比增長96.8%……經濟發展中的積極因素正逐步顯現。
疫情影響的是經濟發展的節奏,而不是趨勢。“疫情對我省經濟帶來的沖擊是短期的、總體可控的,當前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我省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胡清升說。
2 積極應對保持經濟發展穩中向好——
增動力 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面對疫情造成的經濟下行壓力,我們更應看到政府和市場應對沖擊做出的積極反應。
疫情發生以來,陝西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黨中央統一部署,結合陝西實際,嚴格疫情防控,加強救援物資生產,加強民生保障,推進重大項目有序開展,推進企事業單位有序復工復產,推動經濟平穩運行。
——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三秦大地吹響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的奮進號角。陝西以項目建設促進投資拉動,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制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
——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包車、包機、包高鐵,減稅、貼息、免租金……各地各部門齊心協力暢通“復工之路”。截至目前,省屬骨干企業生產經營已全面恢復,原油、天然氣、煤炭等產能加速釋放,電力、糧油、藥品等市場供應穩定。
——“扶上馬、送一程”。我省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和滲透率,加大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的支持力度,幫助企業應對訂單取消、出運拒收等風險,並採取措施支持各類外貿企業大力開拓國際市場,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努力穩住外貿發展基本盤,助力穩增長、穩就業。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全省復工復產步入“快車道”。截至3月22日,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到98.9%﹔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率94%﹔500個省級重點新建續建項目已經開復工376個。其中續建項目復工279個,復工率89.4%。及時復工,加速復產,機器的轟鳴聲、流動的煙火氣,陝西經濟的生產和供給能力正在快速恢復。
3 危中尋機在挑戰中成長發展——
顯活力 企業勇創新、產業重協同
疫情之下,轉產有多快?
從生產新型水處理劑到轉產84消毒液,從生產檢查到購買原料、設備,再到組織生產,新三板上市企業西安益維普泰環保公司僅用了短短3天。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生產84消毒液100多噸,向社會各界捐贈超過兩噸,起到了平抑物價、防疫保供的作用。
“疫情對中小企業來說危與機並存。”西安益維普泰環保公司董事長蘇林東說,企業應變不利為有利,立足自身挖掘潛力。日前,該公司發布春招計劃,積極吸納、引進人才﹔加強客戶聯系,拓展市場,為企業做大做強謀篇布局。
疫情之下,企業不僅要靈活應對、危中尋機,更要具備產業協作能力。
在疫情“大考”中,延長石油集團全產業鏈在做好成品油、天然氣保供工